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同市审计局积极主动担当疫情防控责任,迅速行动,1月底即率先谋划开展相关审计工作,并与相关部门单位对接,立足监督主业,调整工作重心,创新方式方法,积极部署开展疫情防控财政资金和捐赠款物及相关审计,发挥审计在疫情防控中的“防未病”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有力的监督保障。
一是聚焦组织领导,筑牢工作“主心骨”。迅速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专项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统筹协调和整体谋划,把疫情防控财政资金和捐赠款物专项审计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主动履职尽责,定期研究应对疫情专项审计相关重大事项,指导解决专项审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聚焦精准高效,把牢监督“方向盘”。紧扣上级审计机关工作部署,结合本市实际,制订下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专项审计工作方案》,重点围绕各级财政安排的疫情防控专项资金、社会捐赠款物的分配管理使用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相关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有关部门关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相关金融保障政策落实情况等,促进疫情防控资金物资规范和高效使用,政策部署落实精准到位,促进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重要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三是聚焦服务大局,当好发展“助推器”。围绕全市疫情防控大局、复工复产政策措施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谋划部署当前审计重点工作和全年审计目标计划。充分发挥审计职能,积极融入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前介入疫情防控相关事项审计监督,提出建设性审计意见和建议,确保有关专项资金物资全部及时用于疫情防控。
四是聚焦创新方式,织密廉政“防护网”。坚持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将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等有机结合,突出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注重审计效果。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积极开展非现场大数据审计,做好疫情专项资金物资分配使用信息的收集分析,尽量减少和缩短现场核查时间。全力支持配合各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避免因工作方式方法不当影响阻碍疫情防控工作正常开展。